20世紀初,科學研究已經表明任何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包括原子核和周圍的電子。電子很輕,帶負電,原子核較重,由質子和中子組成,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
1930年,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1902~1984)(左圖)用數(shù)學方法描述電子運動規(guī)律時,發(fā)現(xiàn)電子的電荷可以是負電荷、也可以是正電荷的。狄拉克猜想自然界中可能存在一種“反常的”帶正電荷的電子,他從理論上預言了正電子的存在。
1930年,旅美中國物理學家趙忠堯(右圖)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做研究生。他的博士論文的題目為“硬γ射線通過物質時的吸收系數(shù)”。在研究過程中,趙忠堯發(fā)現(xiàn)了γ射線通過重元素時的“反常吸收”現(xiàn)象,并發(fā)現(xiàn)強度各向同性、能量在0.5兆電子伏左右(相當于電子的質量)的γ射線輻射,他稱之為“特殊輻射”。但當時趙忠堯不知道狄拉克預言正電子存在的理論。
與趙忠堯同時在加洲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的美國物理學家安德森(Carl David Anderson,1905-1991)(左圖)對趙忠堯的實驗結果很感興趣,兩人在討論中談到應在研究宇宙射線的云室中做一做這個實驗。但可惜這個想法未能實現(xiàn)趙忠堯便回國了。
1932年,安德森用威爾遜云室研究宇宙射線,他將云室置入一個強磁場,然后仔細分析通過云室的宇宙微粒運動的軌跡圖片。在一幅顯示宇宙射線徑跡的照片上,安德遜注意到一種新粒子的跡象,他認為“只有假定存在帶正電荷且質量與電子同數(shù)量級的粒子才能說明這個徑跡”,以后他又發(fā)現(xiàn)了多條顯示這種粒子的徑跡。更精確研究表明,這種粒子的質量、壽命、自旋與電子完全相同,其它物理量符號相反,這與狄拉克對自然界存在帶正電荷的電子的預言一致,安德森把它稱為正電子。由于這一重要發(fā)現(xiàn),安德森榮獲了1936年的諾貝耳物理學獎。
正電子不能長久存在,它剛出現(xiàn)不久就會與鄰近的電子碰撞,從而結合成光子,這就是“湮滅”現(xiàn)象。實際上趙忠堯是世界上觀察到正負電子對的產生和湮滅現(xiàn)象、給出正負電子對湮滅后光子能量正確結果的第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