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tài) > 傳媒掃描 > 2014年
【中國科學報】彰顯勞動力量 閃耀創(chuàng)新風采——記節(jié)日堅守一線的科研人員
文章來源:  2014-05-05
】 【】 【
  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雖然五一小長假只有三天,但也是出游、訪友、購物乃至宅在家里的好機會。不過,對于科研人員來說,這個小長假或許和其他工作日并無太大差別,他們需要做實驗、寫論文、繼續(xù)“閉門修煉”……  
  5月1日勞動節(jié)當天,《中國科學報》記者分赴科研一線,記錄部分科研工作者普通而忙碌的一天,并向他們帶去節(jié)日的問候?! ?/div>
  院士團隊:感覺時間不夠用   
  5月1日早晨,和大多數(shù)單位清靜的節(jié)日氣氛不同,中科院化學所各實驗樓里幾乎像平常一樣繁忙。很多科研人員放棄假期,一頭扎進實驗室。
  不久前當選中科院院士的韓布興也是其中一員。早上8點剛過,韓布興就來到實驗室。按照慣例,他的工作一直要持續(xù)到半夜十二點。
  作為化學熱力學和綠色化學領域的國際知名專家,韓布興擔任英國皇家化學會《綠色化學》和《科學通報》兩個期刊的副主編,還是10多種學術期刊的編委或顧問編委?!拔颐刻煲ù蠹s3個小時審理稿件?!彼贿呎f,一邊打開電腦,“還要和課題組的同事、學生討論工作,有時還不得不處理一些瑣事”。
  中科院化學所副研究員宋金良是該課題組成員之一,他也養(yǎng)成了早到晚歸的習慣。五一的早上,他仍舊像往常一樣來到實驗室上班,待仔細設置反應實驗后,便立刻在計算機上處理數(shù)據(jù)。宋金良告訴記者,他要趁等待化學反應的時間,趕緊處理以前的實驗數(shù)據(jù)。
  “時間不夠用”是科研人員普遍的感受。韓布興和課題組的30多名科研人員每天潛心開展科研工作。“許多科學問題等著我們去解決,社會和經濟發(fā)展也要求我們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表n布興說,“我們應盡量多花時間在科研上。”
  發(fā)現(xiàn)引力波:“毀掉”假期的最好辦法   
  五一當天清晨七點半,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夏俊卿如往常一樣鉆進辦公室,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一個多月前發(fā)布的“爆炸性”研究進展,讓夏俊卿今年的勞動節(jié)注定要在繁忙的“勞動”中度過。
  3月18日,美國哈佛大學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的科學家宣布,他們首次探測到來自宇宙大爆炸的引力波證據(jù)。這被認為是“迄今為止證明宇宙暴漲理論最有力的證據(jù)”。
  “得到這樣的消息,是‘毀掉’一個假期的最好辦法。”斯坦福大學理論物理學家安德烈·林德的這句話,在夏俊卿身上得到了印證。
  31歲的夏俊卿主要從事宇宙學研究,現(xiàn)為歐洲普朗克衛(wèi)星實驗低頻組核心成員以及歐幾里德引力透鏡巡天等國際大型實驗項目組成員。
  “從消息發(fā)布到今天,我們一直都沒怎么休息過。”夏俊卿告訴記者,這一“重磅”成果讓全世界的研究者都被“狠狠推了一把”,“賽跑”由此進入沖刺階段。
  安坐在辦公桌前的夏俊卿,近10個小時的工作時間里都在同時面對兩臺電腦,一臺筆記本處理郵件等日常事務,一臺小型服務器進行宇宙學理論研究中較簡單的數(shù)值計算,更復雜的運算則須遠程登錄機房中的超級計算機。
  通過繁雜的數(shù)據(jù)分析,夏俊卿需要檢驗他所關心的理論模型能否對實驗觀測進行解釋。哈佛大學科學家最新的引力波研究成果發(fā)布后,夏俊卿的研究小組很快便完成一篇相關論文,目前正在等待審稿人意見。
  一整天與電腦相伴而不能陪新婚不久的妻子享受假期,夏俊卿靦腆的笑聲里多少有些歉意:“只好忙過這一陣,以后再找時間多陪陪她了?!?/div>
  香河大氣觀測站:工作在太陽底下
  5月1日早上8點,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夏祥鰲已準時出現(xiàn)在大氣所香河大氣綜合觀測試驗站的科研綜合樓頂層。當天的天氣很好,8點時太陽已讓人感覺有點曬。
  夏祥鰲將Dobson臭氧儀推到陽光底下,開始一天的工作。這臺Dobson臭氧儀是解放前法國人留下的,可謂是一臺老古董,已堅守在臭氧觀測崗位上長達近80年。雖然“年紀”較大,但Dobson臭氧儀的光學性能絲毫不輸新采購的布魯爾(Brewer)臭氧光譜儀。
  Dobson臭氧儀一直由人工記錄觀測數(shù)據(jù),因此夏祥鰲每一次觀測都需要在陽光下曬上一個半小時,一天下來至少要曬6小時。而新加入臭氧觀測隊伍的Brewer由電腦記錄數(shù)據(jù),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人為因素出現(xiàn)的失誤。
  除了采集數(shù)據(jù),夏祥鰲還需要負責科研綜合樓頂樓天臺另一側的太陽輻射觀測系統(tǒng)?!扒锒疚覀兊纳习鄷r間是早上9點,春夏就會調整到8點,這個時間也是由太陽說了算?!毕南轹椄嬖V記者,只有下雨,他才不用在戶外曬太陽,但實驗室的工作依然不輕松。
  退休老教授:沖刺新目標
  66歲的清華大學教授蘇光大雖早已辦了退休手續(xù),但并沒有在家頤養(yǎng)天年。他一直有個愿望沒有實現(xiàn),那就是實現(xiàn)超高分辨快速人臉圖像重構。
  五一假期對蘇光大來說并沒有特別的意義。他照常晨練、用早餐,隨后與平日一樣來到實驗室,與學生一起討論人臉識別的新算法。
  “當前是人臉識別技術市場發(fā)展的黃金期,誰掌握了先進的人臉識別技術,誰就能贏得市場?!泵鎸W生,蘇光大經常會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像布道一樣。
  他曾用近30年時間,對模糊的人臉圖像進行復原研究。蘇光大研制的人臉識別系統(tǒng)終于在2005年獲得成功并投入應用,成為公安部門擒拿嫌犯的重要技術手段。這一切,都得益于他在軟、硬件兩方面的深耕細作。
  “快速處理和智能化結合是人臉識別系統(tǒng)中最關鍵的核心發(fā)展內容。我現(xiàn)在的目標就是要把這套系統(tǒng)建立起來,提供給相關部門使用?!睂τ谔K光大來說,節(jié)假日是可以停止出差,在實驗室安安靜靜思考問題的最佳時光。
  目前,人臉識別系統(tǒng)已在國內多家省市公安機關系統(tǒng)內應用。隨著第二代身份證的推廣應用,各地陸續(xù)建立了人臉數(shù)據(jù)庫,實現(xiàn)的人臉檢測速率已達到90幅/秒。
  不過,蘇光大心目中有更高的目標。他笑著對記者說:“超高分辨快速人臉識別系統(tǒng)是我的第二個目標,現(xiàn)在正在進行應用程序的研發(fā),希望能盡快推向應用?!?/div>
  “雪龍”假期值守:備戰(zhàn)北極考察   
  五一勞動節(jié)期間,剛剛完成我國第30次南極科考凱旋歸來的“雪龍”號船員仍堅守在工作一線。他們在完成南極返回物資卸運工作的同時,還要投入到緊張有序的第6次北極科考備戰(zhàn)中。
  “在第30次南極考察中,我們從長城站和中山站運回了大量的垃圾及廢舊車輛,需要及時將它們卸運下船,同時要做好第6次北極科考前的船舶修理等前期準備工作?!薄把垺碧栒醮T仁向《中國科學報》記者透露說。
  他表示,“雪龍”號將在7月上旬執(zhí)行我國第6次北極考察任務,5月10日左右進入江南廠進行維修。為更好、更快速地完成修理項目,“雪龍”號在休假期間安排了值班人員,帶領江南廠工作人員在船上熟悉并明確修理工程。
  今年4月15日,“雪龍”號安全靠泊國內基地碼頭,圓滿完成我國第30次南極考察各項任務。王碩仁表示,“雪龍”號在停靠碼頭期間,內部生活設施及主要設備必須保證正常運行,保障船舶的日常安全運行,所以每天需要船員值班值守。
  為做好船舶安全保障工作,“雪龍”號值班人員需要定期巡檢全船,及時根據(jù)潮水調整好纜繩,檢查船上的重要場所,做好防火工作,并定期檢查船上的消防救生設備、錨泊設備、系泊設備、吊車設備以及艙蓋等。
  此外,“雪龍”號作為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特別是在南極對俄羅斯游輪的救援行動和返航過程中對MH370的搜救行動,贏得了國內外公眾的高度關注。“雪龍”號回到基地碼頭后,還接待了社會各界人員的參觀,以宣傳海洋和極地事業(yè)。
  “‘雪龍’號返回基地碼頭后,每天都會有大批人員上船參觀。我們在船工作人員需要保證上船參觀人員的安全,并為他們講解‘雪龍’號的工作環(huán)境、歷史以及概況,讓他們更好地了解祖國的南極考察和‘雪龍’號的歷史,增加對于南極的了解?!蓖醮T仁說。
  (本報記者甘曉、郝俊、沈春蕾、王靜、馮麗妃聯(lián)合采寫)
   
  《中國科學報》 (2014-05-05 第1版 要聞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4/5/286519.shtm )

附件下載:

地址:北京市918信箱 郵編:100049 電話:86-10-88235008 Email:ihep@ihep.ac.cn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備案序號:京ICP備05002790號-1 文保網安備案號: 1104025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