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能新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tài) > 高能新聞 > 要聞 > 2010年高能新聞
馬宇蒨研究員榮獲中國天文學會張鈺哲獎
文章來源:粒子天體物理中心  2010-11-04
】 【】 【

  11月1日,為期5天的中國天文學會第十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10年學術年會在廣西南寧召開。大會將第十屆中國天文學會“張鈺哲獎”(2009-2010年度)授予高能所粒子天體物理中心馬宇蒨研究員。

  馬宇蒨研究員長期從事粒子天體物理的觀測研究,取得大量高顯示度的成果,為我國粒子天體物理學的發(fā)展做出重要貢獻,多次獲得國家和部委設立的科學技術獎。她與李惕碚合作提出了向源—背景觀測模式下分析觀測正結果顯著性的正確方法,在國際上有“李馬準則(prescription)”,“Li-Ma sigma”之稱,在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過程中成為判斷在背景上的微弱超出是否為源信號、是否可宣布一項新發(fā)現(xiàn)的重要統(tǒng)計判據(jù),在甚高能伽瑪天文和宇宙線觀測研究中獲得廣泛應用。1992年至2003年,馬宇蒨擔任載人航天應用系統(tǒng)空間天文分系統(tǒng)主任設計師,負責“太陽和宇宙天體高能輻射監(jiān)測儀”的研制,成功獲得百余例太陽耀斑,30余例宇宙伽馬暴以及百余例近地軌道電子沉降事件,實現(xiàn)了我國星載天文觀測“零”的突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從1998年開始,馬宇蒨作為主要技術負責人之一參加國際合作L3宇宙線(L3+C)課題,利用在歐洲核子中心的世界最大型磁譜儀L3,研究原初宇宙線在大氣中產(chǎn)生的繆子的能譜和荷質比,尋找宇宙線中的重質量粒子和奇異粒子。L3+C實驗獲得20-3000 GeV 能區(qū)的高精度大氣μ子動量譜等一批重要的物理結果,成為國際上用加速器設備從事宇宙線研究的一個范例。

  馬宇蒨研究員長期擔任高能所宇宙線室(粒子天體物理中心前身)主任和宇宙線與高能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前身)主任,為高能所粒子天體物理學科的發(fā)展、實驗室建設和人才隊伍培養(yǎng)等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天文學會授予她張鈺哲獎,不僅是對她本人學術成就的高度肯定,同時也是高能研究所的對天體物理研究做出顯著貢獻的又一例證。

  張鈺哲是新中國天文事業(yè)的奠基人。張鈺哲獎是中國天文學會設立的最高獎項,每兩年頒發(fā)一次,授予在天文研究中做出重要貢獻的一名中國天文學家,其獲獎工作主要在國內(nèi)進行。


附件下載:

地址:北京市918信箱 郵編:100049 電話:86-10-88235008 Email:ihep@ihep.ac.cn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備案序號:京ICP備05002790號-1 文保網(wǎng)安備案號: 1104025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