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能新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tài) > 高能新聞 > 要聞 > 2014年高能新聞
中國科學院愛因斯坦講席教授Rashid A. Sunyaev來所訪問
文章來源:粒子天體物理中心  2014-06-09
】 【】 【

  5月10日至6月1日,德國馬普天體物理研究所所長Rashid A. Sunyaev教授應邀來高能所訪問。Rashid A. Sunyaev教授是天體物理兩個主要領域:宇宙學和吸積盤理論的奠基人,曾獲得天文學界和與天體物理相關的物理學界的幾乎所有重要獎項。上世紀70年代他所提出并預言的“Sunyaev-Zel’dovich效應”是宇宙學的主要研究工具之一,構成了現代宇宙學的基石之一;上世紀70年代所提出的“Shakura-Sunyaev吸積盤模型”是天體物理的基礎理論之一,在天體物理等很多領域至今仍然得到廣泛的使用。

  5月12日,Rashid A. Sunyaev教授在高能所作了題為“The scientific goals of Spectrum-X/eRosita X-Ray observatory (Russia, Germany)-all sky survey,100 000 clusters of galaxies and 3 Mln AGNs, cosmology and astrophysics.”的精彩報告,詳細介紹了搭載在俄羅斯SRG衛(wèi)星上的eRosita X射線望遠鏡的科學目標,隨后,與實驗室有關人員討論了HXMT和eRosita合作問題并參觀了高能所粒子天體物理重點實驗室。5月13日,Rashid A. Sunyaev教授作了題為“Disk accretion onto neutron stars with a weak magnetic fields: theory of the radiation dominated boundary layer.”的開放報告,并跟高能所青年學者和研究生就相關領域的最新發(fā)展進行了一天的面對面的交流和討論。Rashid A. Sunyaev教授高度地評價了高能所在基礎理論、實驗和技術等方面的整體研究水平,希望加強雙方的交流和互訪,增進彼此的了解,通過優(yōu)勢互補與合作研究,推動粒子天體物理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和發(fā)展。

  隨后,Rashid A. Sunyaev教授分別訪問了國家天文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云南天文臺麗江觀測站和上海天文臺,開展學術討論、參觀實驗室并作學術報告, 受到眾多科研人員和青年學生們的熱烈歡迎。此外,Rashid A. Sunyaev教授訪華期間,還參加了第十屆中德星系宇宙學國際會議以及2014年上海粒子物理宇宙學國際研討會,并作主題報告。6月1日,Rashid A. Sunyaev教授結束了其中國之行,圓滿完成了中科院“愛因斯坦講席教授”計劃。

  此次“愛因斯坦講席教授”計劃的執(zhí)行加強了天體相關領域科學家特別是青年學者同世界頂尖科學家之間的交流,使他們可以直接從世界高水平科學大師那里汲取營養(yǎng),及時準確掌握國際科技發(fā)展動態(tài),進一步提升了我國科技人才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把握世界學科發(fā)展動態(tài)的能力。

   
圖為張雙南研究員代表白春禮院長為Rashid A. Sunyaev教授頒發(fā)愛因斯坦講席教授證書


附件下載:

地址:北京市918信箱 郵編:100049 電話:86-10-88235008 Email:ihep@ihep.ac.cn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備案序號:京ICP備05002790號-1 文保網安備案號: 1104025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