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能新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tài) > 高能新聞 > 要聞 > 2014年高能新聞
與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恩格勒教授面對面談物理
文章來源:所辦 理論物理室  2014-06-07
】 【】 【

  諾貝爾獎委員會通知您獲獎時,您在做什么?獲得諾貝爾獎后您的生活發(fā)生了哪些變化?您介意希格斯粒子的命名嗎?您認為粒子物理領(lǐng)域的哪個研究方向最有可能再獲得諾貝爾獎?物理工作者最重要的基本素質(zhì)是什么?未來對撞機的最理想的質(zhì)心能量是多高?新物理可能是什么?暴漲理論正確嗎?甚至,您認為人生的意義是什么?66日下午,在高能所,諾貝爾獎得主弗朗索瓦?恩格勒教授也許面對了此次中國之行最多的或?qū)I(yè)或“八卦 的問題。 

  66日,高能所舉辦了主題為“與諾貝爾獎得主恩格勒教授面對面談物理”的科技創(chuàng)新論壇,科研人員和研究生近百人與恩格勒教授進行了座談。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副校長JeanMichel De Waele、比利時使館參贊傅雷和恩格勒教授的夫人也出席了座談會。 

  高能所陳和生院士主持座談會,并簡要介紹了高能所概況、近年發(fā)展和未來規(guī)劃,陳國明研究員介紹了歐洲核子中心大型對撞機LHCCMS實驗的新進展。之后,大家的問題就一個接一個地拋向恩格勒教授。 

  在座談中,恩格勒教授表示:“發(fā)現(xiàn)希格斯粒子不是粒子物理的終結(jié),而是新物理的開端。無論如何,發(fā)現(xiàn)希格斯粒子本身標志著粒子物理領(lǐng)域的巨大進展。但是,目前的實驗無法告訴我們背后的新物理是什么,真實的世界或許比我們想象的更簡單?!敝劣诹W游锢砟膫€方向最可能再獲得諾貝爾獎?他聳聳肩詼諧地回答:“如果我知道的話,那我們就可以一起著手干了!” 他認為,中微子物理、暗物質(zhì)和宇宙學領(lǐng)域都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這些研究方向可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關(guān)于未來對撞機最理想的質(zhì)心能量,他覺得理論上需要考慮所有的可能性,新物理模型很多,目前無法預測最好的能量區(qū)域。他還與現(xiàn)場人員分享了他對超對稱理論、超弦理論、暴漲理論等粒子物理問題的看法。他評價高能所是個很好的研究所,已經(jīng)取得了優(yōu)秀的物理成果。 

  恩格勒教授坦率地表示,當歐洲核子中心在20127月宣布發(fā)現(xiàn)希格斯粒子后,他和很多人一樣認為自己很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所以,諾獎宣布那天,他正在家里等電話,并觀看網(wǎng)上直播,等待著宣布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者。直到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宣布評獎結(jié)果的前5分鐘,他才接到電話通知。作為最先提出“希格斯機制”的人之一,他豁達地表示,一點兒也不介意希格斯粒子的命名問題,因為不想把時間浪費在這個問題上。 

  恩格勒教授有問必答,盡管他表示物理工作者最重要的基本素質(zhì)“這個很難說”,但還是給出了他覺得最重要的素質(zhì):對物理的直覺、獨立工作的能力和保持對物理的好奇心。 

  但是,對“人生的意義是什么?”這樣的大問題,這位81歲的老人搖頭直白地回答:“我不知道,或許你能告訴我?!?誠懇而幽默的態(tài)度傾倒全場。 

  座談會結(jié)束后,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詹文龍會見了恩格勒一行,就中科院與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等相關(guān)研究機構(gòu)的未來合作進行了討論。 

  

  

  

  【新聞背景資料】 

  弗朗索瓦?恩格勒,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教授,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恩格勒1932年生于比利時,1959年獲得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博士學位,同年成為康奈爾大學副研究員,1964年任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教授。1980年,恩格勒與羅伯特?布勞特(已故)一起擔任比利時自由大學理論物理學小組負責人,開展關(guān)于固體物理、統(tǒng)計力學、量子場論等領(lǐng)域的研究。1998年,恩格勒成為自由大學的榮譽退休教授。2013年,恩格勒與英國物理學家希格斯共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64年,恩格勒和羅伯特?布勞特(已故)共同提出希格斯機制與希格斯玻色子理論;同年,彼得?希格斯也獨立地在《物理評論快報》發(fā)表文章,提出希格斯機制理論。整個標準模型的完成需要存在一種粒子,這就是希格斯粒子。這種粒子源于一種看不見卻充斥整個空間的場。離開這個場,一切將不復存在,因為正是借助于與這一場之間的相互作用,粒子才獲得了質(zhì)量。恩格勒和希格斯的理論正是對此過程的精確描述。


附件下載:

地址:北京市918信箱 郵編:100049 電話:86-10-88235008 Email:ihep@ihep.ac.cn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備案序號:京ICP備05002790號-1 文保網(wǎng)安備案號: 11040250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