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所科技創(chuàng)新論壇(291)
報告題目: ATLAS實驗發(fā)現(xiàn)希格斯粒子最主要衰變過程(Dominant Decay Channel of Higgs Particle Observed at ATLAS)
報告人:梁志均 副研究員
主持人: 李一鳴 副研究員
時間:7月18日10:00AM
地點: 物理樓B326會議室
報告簡介:
歐洲核子中心(CERN)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的ATLAS實驗于7月9日在韓國首爾舉行的ICHEP2018國際高能物理會議上公布了的最新成果,其中包括首次發(fā)現(xiàn)了希格斯粒子的最主要的衰變過程——正反底夸克對衰變(H→bb),以及首次實驗觀測到W/Z玻色子伴隨產(chǎn)生過程。高能所ATLAS組在此次新結果中作出關鍵貢獻。
希格斯玻色子賦予基本粒子以質量,并可以衰變成不同粒子,這也正是希格斯玻色子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原因。之前科學家們已經(jīng)觀察到希格斯玻色子衰變成光子對、W玻色子對、Z玻色子和τ輕子對等過程。這些已經(jīng)觀察到的衰變雖有重要意義,但其只占希格斯玻色子衰變中的不到30%。希格斯玻色子衰變有58%是由希格斯玻色子衰變成一對底夸克,也是希格斯玻色子最頻繁發(fā)生的衰變過程,觀察到這一衰變過程將填補對希格斯粒子認知的一大空白,并將進一步證實解釋夸克質量的希格斯機制。
報告將介紹ATLAS實驗的最新結果的物理意義和影響,新結果發(fā)現(xiàn)的過程以及高能所組的貢獻。
報告人簡介:
梁志均副研究員于2011年在中山大學物理系獲得博士學位。2011年至2015年期間曾分別在英國牛津大學與美國加州大學圣塔克魯茲分校任職博士后,從事ATLAS實驗的數(shù)據(jù)分析與下一代硅徑跡探測器的研發(fā)工作,并曾于2012-2013年擔任ATLAS合作組的電弱物理組召集人(electroweak convener),主導了ATLAS實驗多個電弱物理的研究工作。2016年回國后從事大型強子對撞機 (LHC) 上的ATLAS實驗以及環(huán)形正負電子對撞機 (CEPC) 的研究工作。
高能所科研計劃處、黨政聯(lián)合辦、教育處
2018年7月10日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