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聯系我們English中國科學院
     
粒子探測器
  粒子物理  
  加速器  
  粒子探測器  
  粒子天體物理  
  計算與網絡  
  同步輻射  
  文章列表
·什么是粒子探測器
·粒子探測器大家族
·蓋革-米勒計數器
·正比計數器-多絲正比室-...
·半導體探測器
·光電倍增管-閃爍計數器
·切侖科夫計數器-穿越輻射...
·量能器
·核乳膠
·云霧室
·氣泡室
·火花室
·流光室
·固體徑跡探測器
·粒子探測器的發(fā)展前景
·粒子探測器技術的廣泛應用
·中國在粒子探測器領域的成果
·北京譜儀III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學傳播 > 科普園地 > 粒子探測器
蓋革-米勒計數器
2010-04-14 | 瀏覽次數:|【

  

 物理學家蓋革

1908年,德國物理學家蓋革(Hans Wilhelm Geiger,1882-1945)按照盧瑟福(E. Ernest Rutherford,1871~1937)的要求,設計制成了一臺α粒子計數器。盧瑟福和蓋革利用這一計數器對α粒子進行了探測?!?

1909年蓋革和馬斯登(Ernest Marsden,1889-1970)在實驗中發(fā)現α粒子碰在金箔上偶爾會發(fā)生極大角度的偏折。盧瑟福對這個實驗的各種參數作了詳細分析,于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有核模型。

從1920年起,蓋革和德國物理學家米勒(E. Walther Muller,1905-1979)對計數器作了許多改進,靈敏度得到很大提高,被稱為蓋革-米勒計數器,應用十分廣泛。

蓋革-米勒計數器是根據射線能使氣體電離的性能制成的,是最常用的一種金屬絲計數器。兩端用絕緣物質封閉的金屬管內貯有低壓氣體,沿管的軸線裝了金屬絲,在金屬絲和管壁之間用電池組產生一定的電壓(比管內氣體的擊穿電壓稍低),管內沒有射線穿過時,氣體不放電。當某種射線的一個高速粒子進入管內時,能夠使管內氣體原子電離,釋放出幾個自由電子,并在電壓的作用下飛向金屬絲。 這些電子沿途又電離氣體的其它原子,釋放出更多的電子。越來越多的電子再接連電離越來越多的氣體原子,終于使管內氣體成為導電體,在絲極與管壁之間產生迅速的氣體放電現象。從而有一個脈沖電流輸入放大器,并有接于放大器輸出端的計數器接受。計數器自動地記錄下每個粒子飛入管內時的放電,由此可檢測出粒子的數目?! ?/DIV>
 
1937年蓋革和物理學家席勒(Leo Szilard,1898-1964)用九個蓋革-米勒計數器排成一個環(huán)形,測定了宇宙射線的角分布。 
 
  

蓋革-米勒計數器是核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中不可缺少的探測器,至今仍然是實驗室中敏銳的“眼睛”。

  

 

( 高能所科技處制作 資料來自基礎科學教學、現代物理、牛津科學城等)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備案序號:京ICP備05002790號
地址:北京市918信箱    郵編:100049    電話:86-10-88235008    Email: ihep@ihep.ac.cn